20070330

弥生的大德寺


三月的京都,我選擇的目的地是「大徳寺」。雖然今年是暖冬氣候,進入三月時氣溫反而比二月的時候還低,果真是能吹酒醒的料峭春寒。

因為在一本旅遊雜誌的文章裡,撇開眾多世界遺產級的知名廟宇,大徳寺被京都的寺院迷選為最值得推薦一遊的首位,不禁引起我參拜的念頭。

我對日本的佛教廟宇最感到驚訝的是,乍看之下寺名只有一個,但其實裡面還包括了許多稱為「塔頭」的小寺院。拿大德寺來說,底下琳瑯滿目就有22間塔頭。這些塔頭並非任何時候都能參拜;其中只有四間是終年開放。今年三月,「聚光院」及「真珠庵」特別公開參拜。對我來說大徳寺是首度的拜訪,我的目標便定為將兩間特別公開及四間一般公開的塔頭全部攻略完畢。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日本佛教的作法不時興拈香參拜的緣故,日本佛寺沒有中國式煙火鼎盛的氣氛,反而充滿寂靜莊嚴的感覺。就我個人的感覺,日本的佛寺與其說是佛寺,不如說像是書院來的貼切。另外一個和中國佛寺格外不同的地方在於,像「大徳寺」這種屬於禪宗教派的寺院,境內必然有「枯山水」庭園的存在。上面的照片便是塔頭「龍源院」的枯山水庭園之一「東滴壺」。只靠石頭來營造幾何山水的意境,有一種讓人駐足沈思的魅力。

這次特別公開的聚光院及真珠庵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聚光院的屏風繪畫「花鳥図」。雖然是四百多年前的作品,畫裡鶴的姿態如此尖銳鮮明,彷彿就像要從畫裡蹦出來一般;也難怪會被指定為國寶。這回花鳥図在大徳寺公開本尊會是最後一次;之後將交給京都国立博物館永久收藏。只可惜院方禁止攝影,在網路上我也只能勉強找到這個網頁作為給你的補充資料。

大徳寺另外四個終年公開的塔頭是「高桐院」、「大仙院」、「龍源院」及「瑞峯院」。每個塔頭的庭園各有不同的意趣,想必這是京都的寺院通大力推薦大徳寺的原因之一。特別有趣的是在大仙院我點了一杯抹茶坐下來歇息時,住持也許是看我一個人,便過來與我聊天。這位住持十分健談,知道我是台灣人的時候,便以充滿體會的口氣說台灣和中國現在的關係,真的是很大変ね之類之類的話;話題並且從他過去的台灣旅遊談,到他喜歡的英文歌。住持一時興起還將一首英文歌及其日文的譯詞唱給我聽。住持意氣風發的神情很難想像他已經是八十歲的高齡。當我隨口教他台灣話「你好」的發音時,他還特地找出筆記本認真地記下來,頓時讓我心中一陣溫暖。

20070309

如月的東寺・五重塔

東寺・五重塔

仰望東寺的五重塔時,忍不住會有這樣的嘆息:五重塔作為京都千年以來的永恆地標,果然有其道理。

思索其中原因,我的個人解釋是:你很難得找到能像五重塔這樣同時具備宏偉與精緻兩種氣質的建築物。

五重塔的宏偉,除了它的空間尺度是日本木造塔當中的最大級以外,它背後的歷史尺度也足以令人瞠目。東寺的歷史,幾乎等於京都的歷史。隨著京都在西元794年建立之時,作為國立寺院的東寺就已被同時規劃營造。當然由於五重塔本身的工程費時,落成比起東寺其他的建築物來得遲,卻也不過多花了區區八十餘年(西元883年)的時光。只是你現在所看見的五重塔,並非創建當初的本物;作為當時京都盆地裡唯一突起的建築,五重塔很難避免遭受雷擊燒毀的命運。眼前的這座塔是第五代的作品,完工於1644年。拈指一算,還不過是三百六十多歲的年輕小夥子。

五重塔的精緻,除了飛簷樑柱的縱橫交錯所營造出來的秩序美以外,真正令人結舌的部份其實隱藏在內部。五重塔在平時是禁止參觀的;今年的1月13日至3月18日,五重塔第一層的內部特別公開供一般民眾參拜。這也是我選擇在此時拜訪東寺的理由。

當我走進五重塔時,首先看見的是正中央支撐著塔整體構造的巨大木柱,以及圍繞在木柱四方的金色佛像。佛像的周遭另有四座木柱支撐塔身,使得中央的整體構造成為一個方正的佛堂。仔細一看,柱身、壁面與橫樑上充滿了各式各樣的佛、菩薩、明王與飛天的畫像。即使色彩已經駁落,卻不難想見落建當時的屋宇內部,會是如何絢爛輝煌的極樂淨土模樣。

對於隸屬於密教的東寺來說,這其實是一種將「曼荼羅」具象化的手法。所謂的「曼荼羅」,最狹義的解釋是一種佛教的繪畫。曼荼羅所描繪的不是一尊佛像,而是將成千上萬的佛與菩薩,依循教義的原理與順序,以一種幾何學的排列方式綿密地描繪在一張畫紙上。特別是對密教來說,佛的教誨是無法以文字言喻的;因此透過曼荼羅將眾生導往了悟的境界,便成為一種重要的方式。於是我想你也會恍然發現:五重塔第一層的內部,其實就是一幅立體的曼荼羅圖。

然而我更在意的,卻是樑柱壁面上斑駁的痕跡。與其說是經年歲月所造就的褪色,不如說像是要把佛畫湮滅殆盡的爪痕。透過解說員的說明,才知道原來這是在明治維新初期「神佛分離」的政令之下,日本各地引起「廢佛毀釋」運動下的傷痛結果。只是隨著光陰的流轉與沈澱,這些痕跡彷彿也成為了立體曼荼羅圖的一部份,在入口穿射進來的冷冽冬陽的照耀下,靜靜地閃爍著稀微的光芒。

這是我忽然感受到「歷史」的一瞬間。